陈泓宇
今年暑假,我随北京行·小记者研学夏令营游览了天安门、故宫、颐和园、居庸关长城、天坛、国家游泳中心"水立方"、国家体育场"鸟巢"和军事博物馆等著名景点。其中,令我印象最深的是辉煌的故宫,都说故宫是一个充满神奇色彩的地方,以前我只在影视中见到他的身影,现在、我迈步在前往故宫的路上,脑海中闪现出“天下第一宫殿”的模样,我已经迫不及待地想要去一睹它的真容。
穿过天安门城楼,映入眼帘的就是故宫,它屹立在北京中轴线的中心迄今已600多年了。故宫一共有四个大门,分别是南边午门,北边神武门,东边东华门,西边西华门。午门是故宫的正门,位于故宫的中轴线上,抬眼望去,这里仿佛有一只腾飞的朱雀,展翅守卫着南方。听导游老师讲,午门东西北三面城台相连,环抱成一个方形。墩台两翼各有廊庑13间,从门楼两侧向南排开,形如雁翅,故称雁翅楼。
从午门里出来,弯曲的内金水河以弓箭状的姿势向我敞开怀抱,河上的五座金水桥犹如整装待发的弦,将紫禁城所发扬的"仁义礼智信"传统文化散播向全世界。
踏过金水桥,正面相迎的是雄伟的太和门,穿过朱红的太和门,眼前铺展开的是一个超过3万平方米,能容纳十多万人的太和门广场。广场上三座气势长虹的宫殿傲视长空,那就是闻名遐迩的中和殿、太和殿、保和殿吧。正当大家感慨宫殿的挺拔英姿时,雨也来凑热闹了,七月的天气果然暴躁任性,滂沱大雨顷刻而下,一洗京城的燥热。上一秒大家还抱怨老天爷太不给面子了,没想到下一秒就等来了惊喜,远眺太和殿的石基上,出现了"九龙吐水"的壮观景象。在雨水的冲刷下,喷出一道道弧形的水柱,形成一幅神奇的画面,老天爷真是太给面子了!原来这是古代的工匠们利用自然形成的地势落差,让雨水自然的从九个龙口喷出,顺势流向沟渠再排出城外,故宫避免了在大雨中看海的尴尬。随着雨量的增大、不止有九龙吐水,还会出现千龙吐水的名场面,
经过大雨的洗礼,在朦胧的烟雨之中,故宫比晴日里多了几分柔美。快步向前穿过太和门,太和殿的前方蹲守着一对重达五吨、威风凛凛的青铜狮子。左雌右雄,它们瞪大双眼、虎视眈眈的审视来往的每一个人。它们有个神秘的名字叫“狻猊”,是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龙的九子之一,整个故宫都有他们的身影。每一只的形态和规格制式略有不同,它们是紫禁城里的百变神兽,静静地守护着故宫,保卫着家国平安。
沿着石阶前行,就进入了太和殿。太和殿是三大殿之首,是等级最高的宫殿,也是我们常说的“金銮宝殿”,这里是举行国事盛大典礼的场所。太和殿的装饰十分华丽,金碧辉煌,美轮美奂。大殿中央七层台阶的高台上陈设着金光灿灿的云龙纹宝座,宝座上雕刻有蜿蜒雄健的蟠龙、栩栩如生,使我思绪飘飞万里,朦胧中仿佛看见雄姿英气的康熙皇帝还坐在龙椅上一样,仿佛听见历代皇帝朝政的声音还久久的在巍峨的太和殿里回响……
沿着中轴线,径直向前走,更多的宫殿展现在我的眼前,保和殿、乾清宫、交泰殿、坤宁宫……虽然没有太和殿宏伟大气,但细看也是丰富多彩,都不失自己的特色。
坤宁宫的后面就是皇帝的秘密花园——御花园。园内花海盛景,古树葱茏,彩石铺成的路面,供人休息的小巧凉亭,各式山石盆景,彼此相映成趣。园内建筑布局对称而不呆板,舒展而不零散。雨停了,天气依然很热,坐在树荫下,感觉此刻是最幸福的事了。
不知不觉,我们的行程已渐近尾声。真舍不得离开啊,以后有机会我还要再来,还想遇见住在故宫里的小精灵:那只血统纯正的带膘侍卫——故宫御猫爱新觉罗·帕帕(一只以故宫皇城为家的流浪猫)。我站在神武门,再次回望故宫,岁月的沧桑掩盖不住他的美丽,红墙金瓦、蓝天流云,原来这才是中国最美的色彩。他不仅是一座古老的宫殿,更是一座凝聚着五千年中华之美的匠心之城。处处尽显良工巧匠追求卓越,勇于创新的精神,经历无数次翻修,变得越来越美,他正在走进我们的心中,这种美,值得我们铭记。需要我们每个人加倍的珍视和守护!
|